針對國內(nèi)電信詐騙猖獗,員工防詐意識普遍較弱的現(xiàn)狀。為進一步推進防范電信詐騙,提高員工反詐能力和反詐意識,2023年8月11日,聊城維管段舉辦?“反詐”專題法治宣傳培訓活動。此次活動在聊城維管段部會議室舉行,由濟南處經(jīng)營計劃科張倩為大家授課,主要采用現(xiàn)場培訓和視頻培訓相結合的形式,多個車間、工區(qū)通過視頻參加。
首先,此次培訓從電信詐騙的概念、特點和目前電信詐騙現(xiàn)狀進行講解。尤其就電信詐騙常見的種類:“貸款詐騙”、“冒充客服詐騙”、“特殊服務詐騙”、“公檢法詐騙”、“冒充領導詐騙”、“網(wǎng)絡游戲詐騙”、“刷單詐騙”、“網(wǎng)絡購物詐騙”等八個方面進行深入講解。此外,著重就電信犯罪的高發(fā)罪名,詐騙罪、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構罪條件進行分析講解。如“發(fā)送詐騙信息五千條以上,撥打詐騙電話500人次以上、或在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布詐騙信息瀏覽量累計5000次以上,可認定詐騙罪?!?警醒員工提高反詐意識,要敬畏法律,莫要以身試法。
其次,就電信詐騙的幫助犯罪和下游犯罪進行講解,如幫助信息網(wǎng)絡犯罪活動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進行以案釋法,警醒全段員工莫做“兩卡”工具人,切勿貪圖好處費,出借、出租自己的銀行卡、手機卡或用自己的微信、支付寶幫他人代收代轉(zhuǎn)違法資金,以免身陷囹圄。
最后,提醒員工不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信息,不向陌生人透漏自己及家人的身份證信息、存款、銀行賬與等情況,不要隨意下載不明電腦軟件或手機app。遇到可疑情況時,及時與親屬、朋友等溝通商議或撥打報警電話,擦亮雙眼,謹防上當受騙。若被騙后要果斷報警,固定證據(jù),凍結轉(zhuǎn)賬銀行卡,避免擴大損失。
此次培訓,結合實際案例系統(tǒng)歸納犯罪分子常用的詐騙方式和手段,細致分析受害者上當受騙的原因,并仔細講解各種防范對策及被騙后的補救措施,全方位培訓員工如何避免被詐騙,警醒員工守住自己“錢袋子”,營造了“人人識詐,全員防騙的氛圍”。(通訊員:張倩)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