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了多日的“小米造車”終于在今天下午被證實。3月30日盤后,小米集團(01810.HK)在港交所發(fā)布公告稱,“本公司董事會正式批準智能電動汽車業(yè)務立項?!边@意味著,小米正式宣布進入智能電動車領域,與蔚來、小鵬、理想,甚至特斯拉一比高下。
根據公告,小米將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yè)務。首期投資為100億元,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100億美元。而小米創(chuàng)始人、小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雷軍將兼任智能電動汽車業(yè)務的首席執(zhí)行官。
隨后,雷軍在個人微博上透露,小米董事會今天才正式批準了這項決議。而就在今晚的小米發(fā)布會上,他將現場講述小米對造車的新想法。小米集團今日收盤上漲2.2%。
2021年4月6日將是小米11歲的生日。過去十周年,可以說雷軍帶領小米創(chuàng)造了一個不小的商業(yè)神話,從最新的財報上也能看出這一點:2020年,小米集團總營收2459億元,其中海外市場占據一半;智能手機業(yè)務全球總出貨量為1.46億臺,重回全球三甲。
不過,這份看似亮眼的財報仍低于市場預期,財報公布第二天,小米的股價一度大跌8%。這也正是雷軍這兩年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下一個10年,小米的未來在哪里?
今天,在小米11歲生日前,雷軍找到并公布了答案——智能電動汽車,小米的下個十年。
早有風聲
市場對小米造車早已有風聲。
2020年底,市場傳言稱,小米即將發(fā)布和比亞迪聯合出品的“年輕人的第一輛汽車”青悅S1,售價為84999元。彼時小米回應稱,“沒有造車計劃,希望不信謠不傳謠?!?/p>
2月19日據《晚點LatePost》報道,從多個信息源獲悉,已確定小米將要造車,并將其視為戰(zhàn)略級決策,造車或將由小米集團創(chuàng)始人雷軍親自帶隊。不過,2月21日晚,小米集團發(fā)布公告回應造車傳聞,稱“就電動汽車制造業(yè)務的研究還沒有到正式立項階段”。
3月19日,媒體報道稱,小米造車有望4月份立項,由小米集團聯合創(chuàng)始人王川負責,王川已帶隊多方位摸底汽車行業(yè),尋求人才、技術和工廠制造等各種資源,初步討論的品牌定位與小鵬汽車類似,主打強科技屬性的中高端市場。
3月26日,媒體再次報道小米將造車,和長城汽車談判使用其工廠生產電動汽車,計劃最快在本周宣布合作伙伴關系。不過,長城汽車當時發(fā)公告稱,“小米、長城合作造電動車”一事的新聞“并不屬實”;小米則回應“一切以公告為準”。
今天,小米集團終于以“公告為準”的形式發(fā)布了造車消息。
知情人士透露,小米將投資預期金額的60%左右,其他的通過融資來解決,小米將把汽車組裝外包給合同制造商,與小米大多數智能手機采用的模式一致。
飽和的手機市場
智能手機收入占比小米集團營收超六成,仍占據著小米業(yè)務的主力。
2020年財報顯示,小米智能手機業(yè)務實現收入1522億元,同比增長24.6%。2020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機收入426億元,同比增長38.4%。根據Canalys的統(tǒng)計,2020年第四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位居第三名,市占率為12.1%,在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機廠商中同比增速最快。
但雷軍仍舊焦慮,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接近飽和、增長逐漸見頂的背景下,手機未來的想象空間有限,小米也需要找到一個更大的“風口”。
Canalys發(fā)布的報告顯示,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2020年全年出貨同比下跌11%至3.3億臺;2020年全年智能手機的總出貨量為12.94億臺,與2019年的13.87億臺相比,同比下降了6.7%。
與智能手機市場飽和甚至下滑之勢不同,新能源汽車作為下一代互聯網紅利高地,熱度持續(xù)攀升,互聯網公司蠢蠢欲動相繼加入這場造車運動。崇尚“風口論”的雷軍在此時考慮下場,入局造車,是個毫不意外的選擇。
當年,雷軍就因為看到了移動互聯網的新機會并決定進入手機行業(yè),才使得小米站上風口“順勢而為”,這也是雷軍對小米成功總結的經驗之一。如今放眼新能源汽車,過去一年,資本市場對其情緒高漲,美股新能源車企市值一路飆升。
特斯拉去年美股市值漲幅近7倍,以一己之力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甩開幾大傳統(tǒng)汽車集團。雷軍早期參與投資的蔚來在2020年股價漲幅最高達14倍,市值一度超過小米;同樣在美股上市的小鵬和理想,市值與IPO時相比最高漲幅達300%;五菱汽車在港股過去一年漲幅更是超1000%,比亞迪港股同期漲幅也近400%。
始終在追逐風口、且嗅覺靈敏的雷軍早已看到新能源汽車的潛力。
小米能造車嗎?
男人愛車,雷軍也不例外。
早在2012年,雷軍就前往美國硅谷特斯拉工廠進行試駕;雷軍還于2013年多次拜訪馬斯克。在資本上,雷軍堪稱分別參與了小鵬汽車的A1輪和C輪融資。小米則通過旗下各類產品積極介入汽車物聯網(loT)生態(tài)。
目前,雷軍、小米集團及順為資本三方投資汽車領域企業(yè)接近30家。企查查數據顯示,當前小米關聯公司擁有的與車輛相關的專利共有134件,且小米多家關聯公司均將汽車零配件作為經營范圍登記。
造車新勢力已經證明,智能電動汽車避開了發(fā)動機、變速箱等造車門檻;也不再靠原來的4S店銷售服務模式,而是要依靠后期的市場端運營、租賃、金融手段等;服務上,造車新勢力目前的布局主要集中在配套充電設施相對比較完善的一二線城市,通過線上平臺服務和線下直營店聯動的方式。
而在制造上雷軍也做好了準備。雷軍此前在與《中國企業(yè)家》的獨家對話中坦陳,2016年小米提出了要敬畏制造業(yè)。所以,整個2016年我們都在強調夯實基礎,大規(guī)模補課,主要就是補硬件的課。
相比于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車企,造車新勢力足夠年輕,行業(yè)較低的入局門檻讓有能力的玩家都躍躍欲試,進入牌桌參與洗牌,讓小米看到了新的“綠洲”,都促使雷軍未來十年再造一個小米。何況,最新的財報公布,小米集團2020年的現金儲備量高達1080億元。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