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2日,《第一財經》雜志YiMagazine在上海舉辦第六屆未來商業(yè)秀活動消費專場:消費就是這樣——品牌“掰頭”大會。本次活動由首席戰(zhàn)略合作伙伴上海梅林提供全程支持。
面臨經濟波動、地緣沖突、氣候災害等挑戰(zhàn),2023年是不平靜的一年。中國消費市場在多年高歌后,走到了新一輪轉型與變革的階段。在“去給未來上色”的主題下,專家、學者、品牌們齊聚,一起聊聊“消費就是這樣”,看消費品牌們如何角力“掰頭”。
■金字招牌榜單15年
今年是《第一財經》雜志連續(xù)第15年開展“金字招牌公司人品牌偏好大調查”。15年來,這份記錄消費者品牌偏好變化的讀者評選榜單記錄了中國商業(yè)社會發(fā)展的變遷歷程。
第一財經副總編輯、《第一財經》雜志總編輯趙嘉分享了金字招牌調研歷經15年的洞察,中國商業(yè)社會經過創(chuàng)新技術加速、消費升級、流量狂飆,迎來了轉軌期,人們重新調整對未來的預期?!霸谝粋€更加分裂、更加不確定的環(huán)境里,通過產品和技術還是能構成人與人的鏈接,我們也努力在塑造一個開放、良好溝通的世界?!壁w嘉說。
第一財經副總編輯、《第一財經》YiMagazine總編輯趙嘉
活動現場,金字招牌×喵扎特大學生品牌偏好度大調查正式啟動?!兜谝回斀洝冯s志編輯、金字招牌項目負責人許詩雨介紹,《第一財經》雜志將與“小小喵扎特”合作調查大學生的品牌偏好度,洞悉年輕人的消費行為和就業(yè)情況,雙方將通過商賽策劃大賽、職場活動、實踐機會等方式,幫助年輕人成長的同時促進品牌與年輕人的溝通。
《第一財經》雜志編輯、金字招牌項目負責人許詩雨
■消費市場新動向
即使環(huán)境多變,機遇仍然藏在市場縫隙與消費者群體之間,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在主題演講《全球視野下的中國經濟》中分析,中國面臨著戰(zhàn)爭、大國博弈和氣候變化等挑戰(zhàn),但擁有應對的韌性。中國經濟正經歷轉型期,市場“縫隙”、出海、技術迭代還能帶來新機遇。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
陽獅集團旗下實力媒體中國副董事總經理錢晶觀察到,過去兩年品牌客戶正在轉變營銷模式。在流量時代,好奇、跟風、炫耀和優(yōu)惠是品牌增長的流量密碼;轉入存量時代后,品牌需要更多關注長期品牌價值的打造,找到品牌增長的機會人群,做好用戶的留存,復購和加購。
陽獅集團旗下實力媒體中國副董事總經理錢晶
在宜家中國消費者與市場分析主管吳偌萌對消費者的洞察中,“家是與現實對抗的最小單位”。消費者將家視作可以回歸自我的避風港,消費者對家的想象出現五大轉變:關愛自己、包容一切、回歸社區(qū)、家中無限可能和增加家的意義。
宜家中國消費者與市場分析主管吳偌萌
作為近兩年最受關注的社交平臺,小紅書上聚集著消費者分享的生活方式與實用干貨。小紅書美奢潮流服飾行業(yè)群運營總監(jiān)雷丘表示,小紅書充當著搜索引擎的功能,不只提供購物決策信息,更在生活各個方面帶來多元化內容,提煉出當下最時髦的用戶關心的、想要分享的話題。
小紅書美奢潮流服飾行業(yè)群運營總監(jiān)雷丘
在不確定性的大環(huán)境下,消費領域還有投資的新機會嗎?第一財經編委、《第一財經》雜志副總編輯陳銳邀請3位投資人共同探討該話題。高樟資本創(chuàng)始合伙人范衛(wèi)鋒關注銀發(fā)經濟,他指出1960年代到1970年代出生的新老人正在加入市場,新老人具有經歷城市化紅利、關愛自我、文化程度較高的特點,因而對品牌性和線上渠道的要求更高。天圖資本合伙人李康林長期看好二手市場,他認為消費者注重性價比的背后,是消費時的更自信、不盲從。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華區(qū)私募股權基金、消費品業(yè)務領導成員鄭思遠觀察到,消費者更多在剛需品類中注重性價比,同時很多非剛需品類的高端趨勢并未消失,兩者都有投資機會。
圓桌討論:尋找消費領域的新投資機會
■新老品牌齊發(fā)力
不論是大膽破局的年輕品牌,還是穩(wěn)扎穩(wěn)打的經典品牌,都需要尋求持久的生命力?;顒由?#xff0c;不同年齡、不同品類、不同定位的品牌分享了各自的經驗。
觀夏品牌創(chuàng)始人Elvis提出了東方摩登主義。他認為,中國品牌并不用拘泥于傳統(tǒng)文化元素,而可以將中國文化與當代主義結合?!捌放频谋举|是文化體驗。當沒有文化體驗的時候,這個品牌是沒有真正的價值的。”Elvis說。
觀夏品牌創(chuàng)始人Elvis
鏈家COO王擁群分享了品牌持續(xù)發(fā)展背后的力量。他認為,對于鏈家所屬的行業(yè)來說,關鍵在于解決房產交易中的不確定性和安全問題,通過信息透明、真實房源、標準化流程和安心服務承諾等方式提供安心服務。
鏈家COO王擁群
新消費的風吹向旅游市場。華住集團執(zhí)行副總裁王玲表示,度假已成為悅己的新消費方式,旅游變得細分多元,親子、研學、自駕等形式受到歡迎,相應要求供給側的酒店品牌提升品質。華住旗下施柏閣、花間堂、漫心等酒店產品提供了看得見的高品質,為消費者的每次出游提供住宿保障。
華住集團執(zhí)行副總裁王玲
活動當天,針對新品牌、老品牌特地設置了兩場圓桌討論,邀請到了多位品牌主理人暢所欲言,為中國不同發(fā)展階段的品牌健康成長出謀劃策。圓桌論壇環(huán)節(jié)嘉賓座椅采用了震旦家具提供的Para洽談椅,造型豐盈優(yōu)美,營造輕松友善的交流環(huán)境,觸發(fā)更多的創(chuàng)新思維碰撞。
擁有新銳武器的年輕品牌,如何獲得與經典品牌抗衡的力量?《第一財經》雜志助理總編輯王姍姍和4位嘉賓在圓桌討論中交流這一問題。第一財經商學院院長黃磊認為,如今的品牌需要全平臺經營、全鏈路運營,貫穿品牌的全生命周期,而且全組織協(xié)同聯(lián)動。挪瓦咖啡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孫彬彬從經驗出發(fā),認為差異化的品牌形象設計、生活方式的表達是挪瓦咖啡的特色。盒馬品牌公關總監(jiān)崇曉萌表示,符合消費者的需求是盒馬挑選入場品牌的首要因素,而極致的新鮮、性價比、健康安全、方便,是近年消費者選擇餐飲品牌的趨勢。追覓科技中國區(qū)副總經理郭人杰表示,追覓的思路是堅定地投入研發(fā)和技術創(chuàng)新,依靠引領行業(yè)的新技術,創(chuàng)新做成好的功能、好的產品之后,消費者愿意為新品牌付出更高價格。
圓桌討論:新品牌如何穿越周期
《第一財經》雜志編輯、金字招牌項目負責人許詩雨,邀請浙江五芳齋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煒、上海家化個護家清品類負責人李俊和BCG董事總經理、全球合伙人胡昊鵬,共同討論老品牌如何煥發(fā)生命力。徐煒表示,所謂的“老字號”能夠戳中年輕人的情緒價值,主要是以用戶的洞察為核心做新品,并且用有趣的方式觸達他們。李俊認為不一定每個品牌都需要煥新,關鍵在于品牌當前的狀態(tài),家化內部根據品牌健康度判斷是否需要更新。胡昊鵬表示,當“管理層和創(chuàng)始人日子過得比較舒服”,品牌應該考慮煥新,短期上要研究消費者行為、營銷、渠道的改變,長期上要關注品類、產品的研發(fā)和布局。
圓桌討論:老品牌如何煥發(fā)生命力
商業(yè)世界瞬息萬變,每一次變革都會帶來不明確的挑戰(zhàn),也隱藏著風口的機遇。消費者在成長,品牌也無法墨守成規(guī)。而《第一財經》YiMagazine·未來商業(yè)秀也將以有趣的創(chuàng)意、豐富的想象力,繼續(xù)探索這個明亮的商業(yè)世界。
相關稿件